申请试用 咨询热线
新浪微博 微信

博彦科技(股票代码:002649)全资子公司

关于我们

凝望黑暗的小草

发布日期:2019-10-17 20:35:55   标签:李心草

李心草,这个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姑娘,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学,她为这个温暖的小家带来光和希望。第一次独立生活,第一次亲自摸索世界,可是不幸的是,一伸手,便触碰了黑暗与绝望。

9月9日,这一天对小草来说,应该是怎样的?读书,学习,偷懒刷刷手机……或者,在室友的邀请下精心打扮赴约……但这一天,也将小草定格在了冰冷的湖底。

在此,红小麦梳理了一些关于“李心草溺亡事件”网络传播情况、网民观点及目前的舆论走向等数据。

一、事件概述

10月12日, 网名为“李心草妈妈”的网友在微博上发文称,其在昆明理工大学读大二的独女李心草于9月9日落水死亡,事发前曾与两男一女接触。她认为女儿死亡可能并非“醉酒自杀”,希望查出真相。事件经媒体报道后,引发社会各界持续关注。目前警方已经成立专案组,对李心草的死亡立案侦查。从舆论爆发截止到目前,云南警方共发布两份通告。

二、舆情时间点

三、传播声量和媒体平台分布 

此次事件的发展源为李心草母亲于10月12日中午在新浪微博发布的《一个母亲的血泪控诉:谁能告诉我一个真相?》帖文及监控视频。披露了一些李心草溺亡之前的一些细节。此微博一经发布,立刻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讨论热潮。各大媒体争相报道。一时间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处于舆论风口浪尖。从每日舆情声量可以看出,在李心草溺亡后到10月12日李心草母亲微博发出之前,网上都没有关于李心草溺亡的相关报道及讨论。

数据来源:红麦舆情监测系统

从平台分布情况来看,从事件爆发截止到目前,网络传播以新闻报道、视频传播和微博讨论为主。其中人民网10月15日发布的网评“敬畏事实,等待李心草之死迷雾散开”各大媒体争相转载。

数据来源:红麦舆情监测系统

《新京报》评论指出,一个青春正好的女大学生莫名“溺亡”,这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。从抚慰一个母亲的伤痛、给一个不幸家庭以公正的角度来看,李心草之死,需要一个真相。

澎湃评论称,“李心草母女的不公正遭遇背后,是否牵涉更深层次的保护伞,依旧值得刨根究底,这关乎警方的公信,也关乎法治公平正义。”

四、网民观点汇总摘要

网民多以微博讨论为主。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:

1.    一部分网友认为李心草母亲以此时作为热点,进行炒作,大部分网友对这一观点表示不能接受。

2. 一部分网友认为执法部门不作为,希望执法部门能够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依法惩治施害者,给死者家属一个交代和广大网民一个真相。

3. @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表人民微评:“呵护一株“小草”的尊严,评论指出,人命不是草芥,哪怕小草也有尊严,有获得善待的权利。法治社会,公众有理由相信正义不被溺亡,真相终会水落石出。”           

4.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就此事件在微博发表自己的看法,引网民转发和讨论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5. 微博粉丝近60万,微博认证为知名财经博主、黄金投资分析师、头条文章作者的@盘之感发文指出:“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,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谎,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,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,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。你们到底是为人民服务的警察还是黑恶势力的保护伞? ​​​”

小结:自10月14日昆明市公安局发布通告后,网民大多持等待最后调查结果态度。大多网民都对李心草的遭遇深表同情,对之前公安部门所做的“李心草属于意外溺亡,不构成刑事犯罪”这一通告表示强烈不满,对打人者所说的“扇耳光是为了让死者醒酒”这一说法不能接受。

五、结语

从一些知名媒体和博主所发布的观点中,我们不难看出,此次事件中大多数人把目光瞄准在“公信力”这一词上,公众对执法部门的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如@人民日报微评所述,法治社会,公众有理由相信正义不被溺亡,真相终会水落石出。

正因为看到死亡,生命才会显得无比珍贵。

所以,在正义来临之前,请务必保护好自己。

红麦聚信(北京)软件技术有限公司/专业舆情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

本站CDN服务由ChinaCache提供

备案序号:京ICP备09024657号 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659号

 

Copyright © soften.cn 2008-2019 All Rights Reserved